晕轮效应
情感启发式指的是,整体的好恶情绪会促成许多不同的决策和判断,无论这种影响是否合乎逻辑,也无论你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。例如,被告知核能益处的受试者,往往倾向于认为其风险更低;而证券分析师在面对不熟悉的股票时,也常会给出总体良好或总体不佳的评价——即低风险高收益,或高风险低收益——这与常规经济理论相悖,因为理论认为风险与收益应呈正相关。
晕轮效应是情感启发式在社会心理学中的体现。Robert Cialdini 在**《影响力:科学与实践》**1一书中总结道:
研究表明,人们会下意识地将外在吸引力与积极特质关联起来,默认外貌出众的人往往具备才华、友善、诚实、智力等优良品质(相关实证综述可参见 Eagly、Ashmore、Makhijani 与 Longo 于 1991 年发表的成果)。2更值得注意的是,在做出这类判断时,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身体吸引力对自身认知的影响竟如此深刻。这种 「长得好看就等于人品好」 的潜意识倾向,其引发的后果令人担忧。例如,针对 1974 年加拿大联邦选举的研究发现,外貌更具吸引力的候选人所获选票数量,是外貌条件欠佳者的 2.5 倍(Efran 与 Patterson,1976)。3尽管有明确证据显示,人们对外形俊朗的政客存在偏爱,但后续研究却发现,选民并未意识到自己持有这种偏见。在接受调研的加拿大选民中,73% 的人极力否认自己的投票行为受到候选人外貌的影响;仅有 14% 的人承认存在这种可能性(Efran 与 Patterson,1976)。4尽管选民可以否认颜值对选举结果的影响,但不断有新证据证实,这种影响确实存在,令人不安(Budesheim 与 DePaola,1994 )。5
在招聘的场景中也能观察到类似的效应。一项模拟求职面试的研究显示,相较于岗位资历与要求的匹配度,求职者的仪容仪表对招聘决策的正向影响更为突出——即便如此,参与招聘的面试官仍坚持认为,外貌因素对其判断的影响微乎其微(Mack 与 Rainey, 1990)。6外貌优势带来的红利,从员工入职起便持续存在,甚至延伸至薪资待遇层面。研究美国和加拿大职场样本的经济学家发现,外貌出众的员工平均薪资比外貌普通的同事高出约 12% 至 14%(Hamermesh 与 Biddle, 1994)。7
还有一项研究同样令人不安,它指出我们的司法程序也易受体型与骨骼特征的影响。外貌出众的人似乎在司法体系中获得偏袒性对待的可能性更高(参见 Castellow、Wuensch 与 Moore,1991;及 Downs 与 Lyons,1990 的综述)。8以宾夕法尼亚州的一项研究为例(Stewart, 1980),9研究员对 74 名互不相关男性被告的身体吸引力进行了评分,评分时间为这些被告刑事审判开始之初。时隔许久,研究员通过查阅法庭记录获取了这些案件的结果,发现长相俊朗的男性被告所获的判决明显更轻。事实上,外貌出众的被告免于入狱的概率,是外貌欠佳者的两倍。另一项研究通过模拟过失侵权庭审,聚焦其中裁定的赔偿金额,发现当被告比受害者长得更好看时,其裁定的平均赔偿金额为 5623 美元;但当受害者是两者中外貌更出众的一方时,其裁定的平均赔偿金额为 10051 美元。此外,陪审员,无论男女,均表现出基于外貌的偏袒(Kulka 与 Kessler, 1978)。10
其他实验也表明,外貌出众的人在自身需要的时候更容易获得帮助(Benson, Karabenic, 与 Lerner, 1976),11 且在改变受众观点的时候更具说服力(Chaiken, 1979)……12
吸引力会影响对智力、诚实或友善程度的评分,这种影响是一个非常清晰的偏见案例——尤其是当人们基于固定文本来判断这些品质时——因为我们不会认为,对诚实的判断应与对吸引力的感知混为一谈。但另一方面,我被感知的智力,有多少应归因于我的诚实?同样,我被感知的诚实,又有多少应归因于我的智力?「发现事实」与「陈述事实」在本质上虽然有差别,但并不像「长得好看」与「看起来聪慧」那样大。
不过,这些关于吸引力晕轮效应的研究,理应促使我们警惕,怀疑在友善或智力方面,可能也存在类似的晕轮效应。假设你认识了一个人,他看上去不仅十分聪慧,还兼具诚实、利他、友善与安详的特质,那么此时你应当谨慎,思考是否其中某几项个性特征的表象,干扰了你对另外几个特征的感知。或许这个人确实聪慧、诚实且秉持利他之心,但其实并没有那么友善或者安详。若你认识的人,似乎能被非常清晰地划分为恶魔与天使两类,那你应当对此保持怀疑。
另外——我知道你或许觉得自己没必要这么做,但或许你应当如此:对外貌更出众的政治候选人,多抱一点怀疑态度。